怎样办一份有实效的企业内刊
初次见面,只要将公司内刊亮出来,往往能令人刮目相看。
某企业的内刊已经坚持了8年之久,从最先办的《南方测绘》,到《南方测绘报》,以及一份纯内部的《内参》,一个几百人的公司就拥有一报一刊一内参。这样做主要是出于市场考虑的。
一报一刊是免费赠阅,送给用户和客户,也向主管部门、关系企业赠阅。测绘行业不大,报纸发行量达30000余份,已涵盖了80%的用户;而刊物主要给层次较高的客户,也有8000多份,内参则100多份就可以了。3种刊物内容与功效都有区别。
内刊的市场效益
上述企业之所以对办刊十分热衷,直接市场效益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。
联系客户。可想而知,若长期收到且阅读刊物的客户,自然就对该公司有印象,若认真看,就会有好感,更有的产生感情。那么想购买相应的设备或软件时,就很容易想到这个公司,提供了机会。假若做不到这点,退一步,当业务人员主动上门时,也会有一见如故的感觉,一般就不至于被拒之门外,有的还很亲热,话题往往从报刊谈起。因此刊物对该企业最重要的作用还是对销售有直接的帮助。
大企业形象。内刊既有广告的功能又有宣传的作用,因此无论扩大影响还是树立形象,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。现在该公司在本行业已是家喻户晓,就是因为报刊的效果。初次见面,只要将公司报刊亮出来,对方就会意识到面对的是个大公司,往往会刮目相看,起到微妙的作用。
吸引人才。公司提出办刊物“对外树立形象,对内增强凝聚力”,也认定企业文化是“放大器”,几年下来达到这种目的。现在许多人就是慕名投奔南方而来的,即便招聘人员坦言公司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,也影响不了应聘者加入的决心,因为他们已被公司的形象光环给吸引住了。
营造外部环境。由于在测绘这个行业,真正坚持办内刊的不多,所以该公司的内刊以内容新颖、观点新鲜,加上高举国产化、民族工业大旗,在行业内显得独树一帜。因此引起行业人的关注,甚至兴趣,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,更利于企业的发展。
再好的企业文化也需要传播,需要宣传和诱导,内刊就是最好的方式,许多关于企业的理念、精神、风格、策略、好事等等,都能透过内刊传递出去,对内对外都起到展示的作用。
如何筹备内刊
内刊固然红火,但却是有代价的,也并非每个企业能办得起和办得好的。
资金的角度。办内刊首先要花钱,无论是组稿录入、排版、印刷、发行都需直接或间接花钱,少则一年10万、20万,多则上百万,因此若企业太小,可真得掂量掂量。否则就会劳命伤财,结果往往是半途而废。
适中的人选。但更主要的还是要有人,往往就是一个关键的人,没有一个合适的人是办不好的、办不久的。内刊是介于正规媒体与内部通告这样的传媒,办刊人既不太“正规”——非职业记者、编辑,又不能太随意,是一个充分了解企业内部状况与读者需求的文字工作者。因此水平太高的人,会觉得此处空间太小,流动性较大;水平太低的人必定办不好,这样的人是有点特殊的,身份有点尴尬。
通常这个人选又不能成为企业正式编制,由企业员工兼职。甚至在企业内刊研讨会上有人提出所谓“内刊人”非正门之人。正因如此,能长期坚持此行的就不多了,难怪许多办刊者经常轮换。
持续鲜活的内容。内刊能不能坚持,内容和稿源是关键。这点不容易,往往前几期好办,但长久周期地办下去,就很难。因为一个企业内部的事,毕竟有限,“爆光”多了就显得枯竭,会觉得无米下锅,甚至东抄西写丧失企业特色。在资金和人力充足的情况下,内刊办不下去的主要原因往往来源于此。
寻找魅力点。这是关键点,也是决定内刊有没吸引人的因素。一个传奇企业、一个特殊企业、一个常出新闻的企业,就多人关注,其内部事情会较有卖点,如深圳万科,联想,海尔等企业,无论企业本身还是企业领导人,都很有魅力,因此会令人感兴趣。而有的传统企业、呆板的企业,就较少“花样”,不容易吸引人,如老型钢铁厂、大百货公司、老宾馆等,就缺乏新鲜感,内刊如何出彩?或怎样引人注意?值得内刊人仔细研究。企业内部还要有点文化氛围,甚至有点品味,只有这样,具备这样的小圈子,办出的刊物也才有文化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