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词注解
白边 书刊中,版心与上切口、下切口、*订口、*翻口之间的空隙。分为上白边(*天头)、下白边(*地脚)、内白边(*订口)、外白边(*翻口)。用以为装订折页、裁切整齐留出余地,并可保护版心中的文字不因翻阅而磨损,还可供读者批注和作笔记。白边与版心之间的比例,与书的开本及文字、图片大小有关,安排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图书版面的美观程度。
版本记录页 亦称“版权页”。为书籍出版情况的记录,供国家版本管理部门、出版发行单位、各类图书馆用的版本资料。项目包括:(1)书名。(2)著作者、绘制者、编选者、翻译者的姓名(或笔名、单位名称)。(3)出版者、印刷者、发行者的名称。(4)开本、印张、字数、插页。(5)出版年月、版次、印次。(6)印数。(7)书号。(8)定价。如系翻译作品,还应加录原书名、原作者姓名和国籍,原出版者名称的原文,以及所据原来的出版年月、版次。如系根据第三国译本转译,也应说明原译本书名、译者姓名和国籍、出版者名称的原文,以及出版年月、版次。版权页一般印于扉页背面或书籍的最后一面(后环衬之前)下端;有的受印张限制,也可印于底封面下端一角。如系译本或转译本,扉页背面容纳不下上述众多项目,可将内容提要移至底封面。
版本设计 在书稿排版印制成书籍前,根据成书后的性质、用途、读者对象,在形制等方面作出规定的一项工作。大致包括:确定开本、版式、封面、插图、插页以及纸张材料的规格,提出制版、排版、印刷、装订工艺的要求。是书籍“造型”的基本方案,以及设计版式和封面、插图、插页的组稿根据。
版框 亦称“边栏”、“栏线”。版刻古籍版面四周由墨线组成的长方形框。有多种形制:一道粗墨线的称“单栏”或“单边”,两道墨线的(通常为外粗内细)称“双栏”或“双边”,以竹节纹连成的称“竹节栏”,以花纹连成的“花栏”,以各种古乐器、古玩图纹连成的称称“博古栏”。
版面 书籍、报刊页面的全部幅面形式。包括版心、书眉(中缝)、页码及版心四周的白边。通过版面可窥见版式的全部设计。画册的图片通常不受版心的约束,可充分利用整个版面进行安排,故它的版式设计亦即版面设计。古代雕版印刷的版面仅指印版幅面,不包括周围白边。
版权页 即“版权记录页”。
版式 出版物版面的排列格式。书刊、报纸在发排前,出版部门对稿件的排列格式进行版面设计,并注明使用印刷版材(如手工排字的活字、铅空、垫条、花边、铜锌版或照相排字的字、图膜片等)的要求。在排版工作中相当于施工图纸,因此批注版式是原稿发排的必要手续。书刊的版式,由于其品种、体裁不同,以及一本书刊中各个部分(目录、正文、索引等)的作用不同,加之正文中有标题、正文、注释、书眉(中缝)、页码等项,版面的形式也就各不相同。
版式设计 书刊在发排前,对原稿内容各部分排版格式的确定和技术处理。包括版心的大小,序言、目录、正文、图表、附录等各部分和各级标题、书眉(中缝)、页码、引文、注文等的排列顺序、字体、字号、字行间距,以及版面布局和配置装饰等所有版面形式的编排设计。合理的设计,可使原稿的性质、体例、结构、层次得以清晰地、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,并与开本、装订形式和封面、插图风格和谐一致,使读者在阅读和使用时感到方便实用、美观悦目。版式设计也是印刷厂拣字拼版的依据,使排字、印刷、装订工作都能顺利进行,印刷材料和纸张能够得到合理的充分的利用。
版式纸 亦称“画样纸”。用于设计版式的规范底稿纸。用以提高版面画样的准确性。分二类:(1)按照常用的标准版式印制,用等字大小的□代表文字,分栏、字数、行数、版心位置及用字大小、白边宽窄均照版式。适用于报纸、书刊。(2)按版面尺寸全部印刷成相当于厘米、毫米的粗细方格,图文地位可直接计量。多用于画报、图册。版式纸上的线条为浅蓝或淡灰色,并印出版面边线和切口线,四周留空白地位,以备批注。
版心 书籍、报刊版面上容纳文字(一般不包括书眉、中缝和页码)的部位。其面积的大小和在版面上的位置,对于读者的阅读、使用以及版式的美观与否以及纸张的合理利用均有一定影响。面积的大小可根据书刊的性质和需要稍加伸缩。版心在版面上的位置,直排本据我国传统,略为偏下,天头大于地脚;横排本现均略为偏上,翻口稍大于订口(四周白边较窄的,上下左右相差不宜过多)。文内插图一般安排在版心内,特殊需要的则可超出。
/古代雕版印刷的书籍以纸的单面印制,即在纸的正面印字,然后将之正折成为上下页。版心为上下页对折的折缝部分,故亦称“书口”、“版中缝”、“中折行”。
包背装 中国传统书册装订形式之一。由*蝴蝶装发展而成。始于元代,盛行于明代。将每张书叶有字的正面正折,使书口朝外,单边向里,再将多张单边粘连或贯以棉纸纸捻作为书背,并用书皮绕背包裹。此装法已与线装相近,唯前者不穿孔钉线,而用浆糊粘连。明代《永乐大典》和清代《四库全书》均采用此装订形式。
包封 亦称“护封”。包在精装书书壳上的包纸或透明塑料薄膜。用以保护书籍和宣传介绍书的内容。上面一般印有书名、著译者、出版者、卷次等。包封的设计常前后封连成一个画面,也可分别设计前后封及书脊画面。
包首 卷轴装缣帛或纸之一端既卷入轴内,另一外端则以其他材料粘连之,裹于卷外,以为保护,并系以丝织带,用以札缚。此裹于卷外之材料,称“包首”。
碑牌 见“牌记”。
布腰纸面 用织物材料做书腰,用纸做面料拼制成的精装书刊书壳。手工制作有两种拼制方式:一是蒙面法,即预先把封面、封底粘接在布腰的二边,再蒙在纸板上加工成书壳;另一是糊面法,即把书壳纸板粘在布腰二边后,再把纸面分别糊在前封和底封纸板上制成书壳。机械加工一般先进行布腰与纸板的粘接,再粘接封面与纸板。具有比全布面节约织物,而装帧牢度、耐折性及美观性等基本不受影响的特点,但工艺过程较繁杂。
裁口 参见“切口”。
藏文梵夹装 亦称“经夹装”。藏文典籍主要装帧形式之一。书页折叠方式同*经折装,但上下夹以厚板,在书页和夹板中部等处分钻两孔,以绳穿孔固定。藏文为横书右行,行距较大,采用此装便于翻页和诵读。通常珍贵经典还内包一层或数层锦缎丝绸,上下夹以镌刻或彩绘图案的油漆板,用细牛皮条或丝绦捆扎。也有以檀香木作夹板的。一般书籍则外包一层锦缎,以绳结之。
册页 一作“册叶”。
书籍的主要形式。分页装潢成册。初为将经过装裱成长条的书画反复折叠为*经折装形式,其上下揭页的称“推版册页”,左右揭页的称“开版册页”。后相继有*蝴蝶装、*包背装、*线装诸式。一说在经折装之后,还有以散叶上下夹以板片,再用绳子捆扎的取法印度贝叶经装置方法的过渡形式。册页形式的出现,是书籍形式的一个重要发展,对后世书籍的结构形式有很大影响。现代图书的精装本、平装本等,虽在书籍材料和印刷工艺上有了划时代的变革,但基本形式仍属册页范畴。
百衲本 用一部书的各种残版拼凑成一部完整书版而刊印的书,称“百衲本”。“衲”本指经过多次补缀的僧衣,“百衲”形容补缀之多。清初宋荦有百衲本《史记》八十卷,是合宋版二种、元版三种而成。商务印书馆所印百衲本《二十四史》,亦由宋、元、明等多种书版的残卷零页配合而成。百衲本的显著特点是,全书版刻风格(特别是版式和字体)多有差异。
版本鉴定 对书刊版本的特征、差异、真伪、优劣进行综合分析考察作出的结论。发端于西汉刘向、刘歆校书。《隋书.经籍志》:“每一书就,向辄撰为一录,论其指归,辨其讹谬,叙而奏之。”“辨其讹谬”即版本鉴定。南宋尤袤《遂初堂书目》是最早考证不同版本的书目,明清以后,考订鉴别经验日丰,版本鉴定遂成一专门学问。如叶德辉《书林清话》,魏隐儒、王金雨《古籍版本鉴定丛谈》等。主要环节有个别考察和综合考定,如版式、字体、纸张、墨色、讳字、印章、装订、书名、著者、种卷数、篇册数、内容和辨伪以及对版本年代、刻写主持者、刻写地和版本类型和特征等进行鉴定,作出结论。
别本 亦称“异本”。同一种书的另一种版本。
残本 卷帙有佚、文字残缺不全的书籍。如一部书缺整卷、整册的,一般称“残书”或“残本”;仅缺书末若干页的,称“不到尾”。
钞本 亦称“写本”。手写的书本。习惯上,唐及唐代以前的称写本,唐代以后的称钞本。钞本多因其抄写年代而分别冠以朝代名,如元钞本、明钞本等;古旧而不能确定年代的,一般称旧钞本、旧写本。无刻本而历来辗转抄写的称传钞本,其书法精妙、抄写精细、讹误很少的称精钞本;精钞本往往被视为善本之一种。又,摹写宋元旧本字画、行款的钞本,称*影写本。
抽印本 亦称“选印本”。将一书中的若干章节或若干篇中的一篇单独辑印成册,称“抽印本”。与*单行本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是若干章节,后者则应是完整的。
丛书本 凡收入*丛书中的单本著作,称“丛书本”。习惯上也冠以丛书名。如《学海类编》、《学津讨原》中的单本书,即称“学海本”、“学津本”。
大花脸本 宋版递经元明补版,印刷质量较差的书本。因墨色深浅不一,字体大小不整,字迹模糊不清,故名。
大型本 书刊开本的一种类型。一般指12开以上的开本。在我国,常见的有对开本、4开本、6开本、8开本、12开本等。可据书刊性质、用途等选用。如大型画报多为8开本(267×381毫米),特大型地图册采用4开本(381×533毫米)或对开本(533×775毫米)等。
大字本 在宋元刻本中,凡纸幅、版框高大,字大如钱,每行在二十字以下者,称“大字本”。与*小字本相对。如宋大字本《后汉书》,每行十六字,《仪礼经传通解》,每行十五字。元刻大字本《毛诗注疏》,每行十八字。今为照顾老年读者阅读而用较大字号铅字排印的版本,也习称“大字本”。